院门是用竹条编的,风一吹,就“吱呀吱呀”地响,像是在叹气。
林默推开门,屋里静悄悄的,连一丝人气都没有。
他先走到灶台边。
灶台上还放着昨晚父亲给他煮面条的碗,碗沿缺了个角,是去年他不小心摔的。
碗里还留着一点面汤,己经干了,结在碗底,像一层薄薄的霜。
他伸手摸了摸灶台,凉的,没有一点烟火气,以前父亲在家时,这个时辰灶台早热了,锅里炖着红薯,香气能飘出半条街。
里屋的炕上铺着父亲睡过的褥子,叠得整整齐齐,却空荡荡的。
林默爬上炕,把脸埋进褥子,能闻到父亲身上的味道,汗味混着泥土的腥气,还有一点钢笔水的淡香。
他蜷起身子,像小时候那样,把自己裹进褥子里,可没有父亲的体温,褥子凉得像块冰。
窗外的天渐渐暗下来,起风了。
风裹着雨丝,“啪嗒啪嗒”地打在窗纸上。
林默刚想下床关窗,就听见屋顶传来“滴答”一声又漏雨了。
他搬来一个缺角的粗瓷碗,放在漏雨的地方。
雨水顺着屋顶的破洞滴下来,落在碗里,发出“叮咚、叮咚”的响,像是谁在敲小鼓。
这声音在空荡的屋里格外清晰,衬得西周更静了。
他坐在炕沿上,盯着碗里的雨水,看着水面一点点升高,心里也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闷得发慌。
夜里他没吃饭,就那么坐着,听着漏雨的声音,首到眼皮打架,才趴在炕边睡着了。
梦里又梦见父亲,父亲背着蛇皮袋,对他笑,说“崽,爸给你买糖了”,可他一伸手,父亲就不见了,只剩下空荡荡的公路和吹个不停的风。
第二天一早,林默是被院门外的自行车***吵醒的。
他揉着眼睛跑出去,看见姑妈推着一辆旧自行车站在门口。
姑妈的裤脚沾着泥,围裙上还沾着几根猪毛,显然是刚从猪圈里出来。
“醒了?”
姑妈把自行车停在院门口,从车后座拎下来一个布袋子,递给他,“你爸托我给你带的米,还有件校服,是你表哥穿小的,你凑活着穿。”
林默伸手接布袋子,袋子沉甸甸的,隔着粗布能摸到米粒的硬实。
他把袋子抱在怀里,能感觉到里面散出的温乎气,是姑妈刚才揣在怀里带来的。
他又去接那件校服,衣服是蓝色的,洗得发白,袖口磨出了毛边,却叠得整整齐齐,还带着点皂角的清苦味道。
“谢谢姑妈。”
他小声说。
姑妈摆了摆手,眼睛没看他,只盯着院墙上的蜘蛛网:“谢啥,都是应该的。
我家里还忙着喂猪,就不进去了。”
她说完,转身就跨上自行车,脚蹬子一踩,自行车“嘎吱嘎吱”地响起来。
林默站在院门口,看着姑妈的背影。
自行车骑过泥路,扬起一串泥点,其中几滴溅在他的裤脚上,凉丝丝的。
他低头看着那几滴泥点,突然想起,这是半年来,第一次有人碰他的衣服,姑妈递校服时,指尖不小心蹭到了他的袖口,那点温度,像一颗小火星,落在他的胳膊上,又很快消失了。
他抱着米袋和校服,慢慢走回屋里。
把米袋放在灶台边,米袋上还留着姑妈的体温,暖得他手心发颤。
他又把校服摊开,铺在炕头,用手抚平上面的褶皱。
校服的领口有点小,他套在身上试了试,袖子短了一截,露出手腕,可穿着身上,却觉得比自己的旧衣服暖和。
他走到灶台边,想煮点粥。
拿起那个缺角的碗,往锅里舀米,米粒落在锅里,发出“沙沙”的响。
他想起父亲以前煮米时,总会多放一点水,说“粥煮得稀点,顶饿”。
他学着父亲的样子,往锅里添水,然后点燃柴火。
火苗“噼啪”地响起来,舔着锅底,灶台慢慢热了。
林默坐在灶前,看着火苗映在墙上的影子,心里那点空落落的疼,好像被这火苗烘得淡了些。
他摸了摸贴身的衣兜,钢笔还在,冰凉的笔身被他焐得温热,笔杆上的“活着”二字,像是在轻轻撞着他的心。
粥煮好了,他盛了一碗,放在灶台上。
粥冒着热气,香气飘在屋里,是米的甜香。
他拿起筷子,却没动以前父亲在家时,总是他先吃,父亲坐在对面看着他,笑着说“慢点吃,别烫着”。
现在只有他一个人,粥碗对面是空的,屋里还是静悄悄的,只有屋顶漏雨的“叮咚”声,还在轻轻响着。
他喝了一口粥,有点烫,却暖得他眼眶发湿。
他想起父亲塞给他钢笔时的样子,想起姑妈递给他米袋时的温度,突然觉得,就算屋里空着,就算只有他一个人,也得好好吃饭,好好活着因为有人在等着他,等着他把字写好,等着他长大。
吃完粥,他把碗洗干净,放在灶台上。
然后走到炕边,把那件旧校服叠好,放在枕头边。
他又摸了摸衣兜里的钢笔,然后走到书桌前,那是父亲用旧木板钉的,桌面有点歪,却擦得干干净净。
他从书包里拿出课本,摊在桌上,拿起钢笔,在课本的扉页上,一笔一划地写了两个字:林默。
钢笔水在纸上晕开,字迹有点歪,却很清晰。
他看着那两个字,突然想起父亲说的“写好字”,于是又写了一遍,再写一遍,首到手指发酸,才停下来。
窗外的雨还在下,漏雨的声音还在响,可屋里好像没那么空了。
灶台上的粥碗还留着热气,枕头边的校服带着皂角香,书桌前的钢笔压着课本,这些细碎的暖,像撒在他心里的种子,慢慢发了芽。
他知道,以后的日子里,他要一个人守着这栋土坯房,一个人听漏雨的声音,一个人煮粥吃饭。
可他不怕了因为他有一支刻着“活着”的钢笔,有半袋带着温度的米,还有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校服。
这些东西,像一束束微光,照亮了他空荡荡的童年,也让他在漫长的等待里,有了活下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