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黑暗初蒙

鸿蒙印记 刘祖炎 2025-11-06 17:29:13
>>> 戳我直接看全本<<<<
2024年深秋的殷墟遗址,夜雾像被揉碎的墨色绸缎,裹着探方里的灯光缓缓流动。

林夏蹲在恒温防尘罩前,指尖悬在玻璃上方两厘米处,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罩内的甲骨片太特殊了,龟甲边缘还沾着三千年前的褐色土锈,正面却刻着一串漩涡状的纹路,纹路深处藏着极淡的银蓝色光泽,像把宇宙初生时的混沌,凝在了这方寸甲片里。

“林教授,碳十西结果出来了。”

研究生小陈的声音带着颤,捧着平板电脑快步走来,“年代比殷墟一期还早,至少是公元前1600年以前!

更怪的是,这纹路不是刀刻的,仪器检测到有能量残留,像是……自然形成的。”

林夏没接平板,目光仍黏在甲骨上。

二十年考古生涯里,她见过的甲骨能堆满半个仓库,却从没有一块像这样——指尖离玻璃再近半分,竟能感觉到一丝微弱的震颤,像是甲片里藏着活物。

“把《黑暗传》的电子版调出来,翻到‘混沌图谱’那节。”

她忽然开口。

小陈愣了愣,指尖飞快滑动屏幕。

那是去年他们在神农架整理的非遗文本,汉民族最古老的创世史诗,开篇就写“宇宙初始,黑暗如漆,鸿蒙之气,孕于幽寂”。

当屏幕上出现“玄黄老祖于混沌留涡旋图,藏造天造地之机”的记载时,小陈的呼吸猛地顿住——史诗里描述的“涡旋图”,竟和甲骨上的纹路一模一样!

“这……这怎么可能?”

小陈的声音发飘,“《黑暗传》就是民间唱本,怎么会和殷墟甲骨对上?”

林夏没说话,起身走到探方边缘。

夜风卷起沙尘,带着洹河湿冷的气息扑在脸上,她忽然想起三个月前,神农架的老艺人坐在火塘边唱的那句:“洪水泡天年,葫芦***烟,玄黄留一脉,薪火照万年”。

那时只当是远古的想象,可此刻望着那块甲骨,她心里突然冒出个荒诞的念头:或许那些口耳相传的神话,是人类文明最原始的备忘录。

就在这时,应急灯突然闪了一下,像被什么东西拽了把。

探房里的温度显示器疯狂跳动,数字从25℃骤降到18℃,玻璃罩上瞬间凝起一层薄霜。

林夏回头,正撞见甲骨上的银蓝色光泽骤然暴涨——不是微弱的闪烁,是真真切切的“亮”,像有一团迷你星云在甲片里旋转、流淌。

“快!

开能量检测仪!”

林夏的声音劈碎夜静。

小陈手忙脚乱地接好设备,屏幕上的数值瞬间冲破阈值,尖锐的警报声刺得人耳膜发疼。

就在警报声最响的刹那,林夏的脑海里突然闯进一段画面:无尽的黑暗中,一团黄色气团在缓缓蠕动,气团里飘出个苍老的声音,反复说着一句话,像在叮嘱,又像在呼唤:“平衡……需寻薪火……”画面消失得比闪电还快,探方里的温度猛地回升,玻璃罩上的薄霜化成水珠滑落,甲骨的光泽也淡了下去,只剩浅浅的纹路,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错觉。

林夏扶着防尘罩站稳,指尖还在发麻。

她从不信怪力乱神,可刚才的幻听、甲骨的能量波动、《黑暗传》的记载,像三根线突然拧成一股,拽着她往一个不敢深究的方向走。

“林教授,您脸色好差,没事吧?”

小陈扶住她,指着检测仪屏幕,“刚才捕捉到一段特殊能量波,数据库里没有匹配项,更像……某种信号。”

林夏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落回甲骨上,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立刻联系陈舟,让他带量子检测设备过来。

告诉她,这块甲骨,可能是打开‘混沌’的钥匙。”

她不知道,千里之外的京市量子物理研究所,陈舟正盯着粒子对撞机的屏幕,眉头拧成了结。

原本稳定的粒子轨迹突然乱了,像被无形的手拨弄着,最终竟连成了和甲骨上一模一样的旋涡纹路。

“怎么会有非引力干扰?”

陈舟喃喃自语,指尖划过屏幕——最近一周,全球十多个实验室都记录到了类似异常,像是有某种能量在唤醒沉睡的物质。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林夏”两个字刚亮起,实验室的警报就炸响了。

粒子对撞机的能量读数瞬间归零,漆黑的屏幕中央,无数粒子凭空浮现,慢慢聚成一行字,泛着和殷墟甲骨一样的银蓝色光泽:“鸿蒙己醒,待薪火。”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