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旧楼里的陌生人
青石板路缝隙里还浸着水,踩上去会溅起细碎的水花,像她此刻心里没由来的慌。
她抱着母亲留下的旧藤箱站在“青藤巷17号”门口,木质门牌上的漆掉了大半,露出底下浅棕色的木纹。
这是母亲临终前反复念叨的地址,说“若有难处,去找周宁”。
推开门时,门轴发出“吱呀”一声长响,惊飞了门檐下两只躲雨的麻雀。
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樟树,枝叶茂密得能遮住大半个天井。
树下摆着一张藤椅,一个穿藏青色对襟衫的老人正低头翻报纸,听见动静抬头看她,目光落在她怀里的藤箱上时,眼神软了软。
“林教授的女儿?”
老人声音很轻,像落在樟树叶上的雨。
林未点头,把藤箱往怀里紧了紧。
这箱子是母亲的宝贝,里面除了几件旧衣服,只有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上画着小小的青藤。
母亲是梅城大学生物系的教授,半年前在实验室里突发心梗去世,留下刚满十八岁的她,还有一屋子没整理完的标本和资料。
“进来吧,雨刚停,院子里凉。”
周宁起身时,林未注意到他左手食指少了一截,疤痕很淡,像是旧伤。
屋里比想象中整洁,书架占了整面墙,摆满了刑侦相关的书,最上层放着一个褪色的相框,里面是个穿警服的年轻人,眉眼和周宁有几分像。
“我妈说,您是……”林未话没说完,就被周宁递来的热毛巾打断。
“先擦把脸,”他指了指藤箱,“你母亲的东西,我帮你收着?”
林未把藤箱放在桌上,打开时,那本笔记本滑了出来。
周宁的目光落在笔记本封面上,手指轻轻碰了碰那株青藤,“这是你母亲年轻时画的,那时她总说,青藤能绕着墙往上爬,再难也能找到光。”
那天下午,林未在周宁家待了很久。
她知道了周宁曾是梅城公安局的老刑警,十年前因为一场意外退了休,也知道了母亲和他是旧识——母亲年轻时帮警方做过生物物证鉴定,两人曾一起破过几个案子。
“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周宁给她倒了杯热茶,水汽模糊了他的眼镜片。
林未攥着杯子,指尖泛白。
她原本想报考母亲所在的大学,可母亲一走,梅城突然变得陌生。
“我不知道,”她声音很轻,“我不想离开这里,可……想不想学做事?”
周宁突然说,“我现在帮人看些民事纠纷,偶尔也接些找东西的活,你要是没事,可以跟着我。”
林未抬头看他,窗外的阳光透过樟树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想起母亲笔记本里的一句话:“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像拆解标本,要耐心,也要细心。”
她点了点头,像抓住了一根浮木。
林未想知道母亲笔记里出现的奇怪标记代表着什么,为什么母亲反复念叨这里的地址,这里到底有什么秘密,她一定要全部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