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搪瓷厂质检车间里,罗红英虽然被分配到会计办公室,但是由于刚进厂,厂里面就安排必须到所有岗位轮岗,这个月开始到质检车间学习,此时的罗红英正用红色粉笔在一个脸盆坯子上画叉。这个坯子边缘有细微的裂纹,烧制后肯定会碎裂。她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还有半小时下班,今天得把第三车间的五百个坯子全部验完。

"小罗,这么认真啊?"

一个油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罗红英不用回头就知道是谁——张超,厂里保卫科的,据说是搪瓷厂宋厂长的远房侄子。这人二十出头,总爱把工装外套搭在肩上,露出里面的红色背心。

"请让让,你挡着光了。"罗红英往旁边挪了挪,继续检查下一个坯子。

张超非但没走,反而凑得更近:"晚上文化宫放《红灯记》,我弄了两张票..."他身上的烟酒味熏得罗红英直皱眉。

"没空。"罗红英抱起记录板要走,却被张超一把抓住手腕

"别急着走啊小罗?

罗红英猛地抽回手,记录板啪地掉在地上。车间里几个女工往这边张望,又很快低下头去。谁都知道张超是厂里的霸王,去年有个女工告他耍流氓,结果自己反倒被调去了最苦的成型车间。

下班铃响时,罗红英特意等了十分钟才出厂门。暮色中,她看见二哥站在厂门口的槐树下。

"妈让我来接你。"罗红英没说话,只是加快脚步。转过两个巷口,她突然拽住哥哥躲进一家杂货店。透过橱窗,她看见张超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晃过去,车把上挂着的铁饭盒叮当作响。

晚饭时,杨秀珍把炒白菜里的几片腊肉全夹到儿女碗里。听完红英的讲述,她手里的筷子"啪"地拍在桌上。

"明天开始,我跟你哥早晚都去接你。"她转向二儿子,"建华,你去找李婶,让她跟副局长夫人递个话。"

建华闷头扒饭:"人家刚帮完忙,又去求..."

"求什么求?"杨秀珍声音拔高了,"那收音机跟钱是白送的?"她突然压低声音,"张超算什么东西?他叔不过是个管后勤的副厂长..."

夜深后,杨秀珍摸黑来到街道公用电话亭。她塞给值班的老张头一包飞马烟,拨通了部队的长途。

"卫国啊,是妈。"她捂着话筒,"你妹在厂里被人欺负了...对,就是那个张...你在省公安厅有认识的人没?"

电话那头大儿子的声音断断续续:"...军训时带过...分局治安科...我明天联系..."

第二天中午,罗红英在食堂排队打饭时,张超又凑了过来。这次他手里拿着个搪瓷杯,里面晃着透明的液体。

"尝尝,真正的泸州老窖。"他故意把热气呼在罗红英脖子上,"晚上我在仓库值班,来不来?"

罗红英正要躲开,食堂突然安静下来。她转头看见副局长夫人穿着藏蓝色呢子大衣站在门口,旁边是满头大汗的厂办主任。

"小罗!"副局长夫人亲热地招手,"过来一起坐。"

全厂工人都看着罗红英走向小食堂的包间。经过张超身边时,她听见他倒吸一口冷气——那杯"泸州老窖"不知何时洒了他满裤裆。

三天后的全厂大会上,保卫科长突然宣布开展"整顿厂纪厂风"活动。散会时,张超被两个保卫干事叫住。罗红英远远地看见他点头哈腰地递烟,却被推开。

那天晚上,杨家饭桌上多了盘红烧肉。红英兴奋地比划着:"今天宋国军被公安局带走了!听说他之前在新华路那边耍流氓,被人认出来了..."

建华突然放下碗筷:"我今天又被表扬了。"他顿了顿,"张科长说,下个月有批计划外钢材...能给家里弄台电视机票。"窗外,不知谁家的收音机正放着《东方红》,电子管特有的温暖音色在筒子楼里回荡。杨秀珍想起那台没捂热就送人的红灯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