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适应期
举办地点是教学楼前的操场,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区。
我附近坐了个叫车雅艺的女生,看起来文文静静的。
典礼太过无聊,我尝试和她搭话。
如同我与陈悦池第一次见面那样,我和车雅艺也很聊得来。
对话的内容没有什么新意,无非就是开学这几天感受如何,班里有多少认识的人,有没有交到新的朋友。
我们班的班长名叫刘宗翰,我和他还没讲过话,对他的印象也不是很深,只是听说学习成绩还不错。
出乎我意料的是,开学典礼当天他还作为新生代表上台发言。
开学以来我最感兴趣的科目还是数学。
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年纪稍长的女人,讲话很幽默,严厉但又不让人畏惧,又或者可以用和蔼来形容。
在数学课上,她总是喜欢让人回答问题,或是提问,或是找人主动回答。
我从小学开始成绩便一首不差,我也很喜欢钻研数学相关的东西。
对于她所提问的东西,我总是能从容的应对。
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上我便主动举手回答了两三个问题,因此她对我的印象比较深,下课之后主动找到我问我叫什么名字。
除了我班之外,数学老师还负责一年15班的教学。
课上她也会对比我们两个班在学习进度、掌握程度的差异。
后来和两个班的学生熟悉了之后她总会在课上给我们列举另一个班的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开学后的第一个月应该算适应期。
所有老师的讲课速度都不是很快,周末也没开放补习班。
我倒是比较清闲,下课总喜欢和周围的人闲聊。
苏皓轩学习成绩也很好,我们两个上课也没闲着。
一会传纸条,一会小声交谈几句。
日子就这么平淡地推进,我也在尝试认识每一位同学。
大部分同学都和周围的人打好了关系,自习课难免有些活跃。
这时候班委会就派上了用场——每天在纸上整理上课不听课、自习不安静、老师不满意人员的名单。
班委会的构成比较简单,两个班长:刘宗翰和赵墨霖;两个学委:我和苏皓轩;一个纪律委员:蒋宇杭。
除了我们之外,班主任也会不定期的选定一些同学作为暗线,和我们一起辅助她的监督工作。
暗线是随机指派的,不公开,就算是内部成员之间也不知道彼此的身份。
我们记录完名单后需要在晚自习前提交给班主任,而他们的汇报时间则是班主任找人谈话的时候。
出于好玩的心理,我总会过分严格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当班主任收上去的名单人数较多,并且不同名单间重合度较高时,她会逐个通知名单上同学的家长在晚自习期间到我们教室外的走廊开会。
开学第一天我对陈澈得印象就不是很好,所以我总是盯他很紧。
他在班里有个很好的兄弟——林季峰,他们两个都一个样,不怎么学习,属于调皮捣蛋的类型。
我记的名单上总有他们两个的名字,陈澈也不傻,发觉是我在搞他之后总是跟我作对。
某节体育课上,他边跑步边说话,我在他后面追着让他闭嘴。
他用着嘲讽的语气同我喊:“就说!
怎样?”
,我倒也不甘示弱,一首和他对线。
到后来跑完步解散,我们的争吵也就自然终止了。
那天我反常的没有向老师汇报他的行为,我突然觉得一首针对他也很无趣。
适应期结束便将迎来第一次月考。
我不再像之前那样“认真负责”,我也开始复习开学以来老师讲过的重点内容,准备应对接下来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