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三天,早上六点准时给店里送新鲜蔬菜的张大姐,没来。
来的是一辆印着“陈记总部”的白色冷链货车。
两个工人从车上搬下来一箱箱统一包装的纸箱。
我凑过去看了一眼。
“精品肥牛卷(冻)”。
“标准化番茄汤底调味包”。
“免洗免切蔬菜净菜包”。
全是预制菜。
我苦心经营了五年的“新鲜”和“锅气”,一天之内,就变成了这一堆塑料包装袋。
接下来的一个礼拜,我又眼睁睁看着店里免费供应的自制泡菜和凉茶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需要扫码支付的小菜柜台。
服务员也被要求,客人吃完米线后,要“善意提醒”他们尽快离席,以提高“翻台率”。
我没再去看。
月底,听说店里的月度报表出来了。
马伟在公司大群里发了一张图,是店里的利润分析。
鲜红的箭头,笔直地向上,利润率比上个月飙升了20%。
老板老陈,在群里连发了三个大拇指的表情。
然后,我就被移出了公司大群。
后来,以前跟我关系不错的前台小姑娘悄悄告诉我。
现在店里都在传。
说我李健,就是个傻子,放着总部的便宜货不用,非要用本地那些又贵又不稳定的供应商。
还有人传得更难听。
说我跟那个王师傅,还有送菜的张大姐,早就串通好了。
不然,为什么我宁愿七年不涨工资,也要守着这家店?
肯定是回扣吃饱了。
我听完,只是笑了笑。
我成了那个挡了所有人财路的罪人。
3
报应来得比我想象中快。
大概半个月后,那个被我移出群的前台小姑娘,给我发了条微信。
“健哥,你快去看看咱们市的美食点评APP吧。”
我点开APP,找到“陈记米线”的主页。
一颗星。
两颗星。
最新的一百多条评论,几乎全是差评。
“以前的老味道一点都没了,现在的汤跟刷锅水一样。”
“那个肥牛卷,一煮全是沫子,根本不敢吃。”
“服务员跟催命鬼一样,我米线还没吃完,就过来收碗。”
“再也不会来了,我的青春结束了。”
我一条一条地翻着,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有点痛快,又有点难受。
这些差评,每一个字,都在验证我是对的。
但每一个字,也都像一把刀,扎在我亲手养大的孩子身上。
店铺的总评分,从我走之前的4.8,掉到了3.5。
我正看着,突然,页面刷新了一下。
一连串的五星好评冒了出来,时间全都是在最近几分钟。
“味道好!环境棒!服务优!下次还来!”
“不愧是连锁大品牌,标准化就是有保障!”
评论的文字一模一样,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改。
我笑了。
马伟这种人,大概觉得顾客都是傻子,动动手指就能糊弄过去。
又过了几天。
我特意绕路,从店门口走了一趟。
以前,这个点门口早就该排起长队了。
现在,店里空荡荡的,只有几个服务员在无聊地擦着桌子。
马伟可以花钱刷好评,但他刷不出来门口排队吃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