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灯冰冷的光线映照着他毫无表情的脸,只有微微蹙起的眉心泄露了他一丝不寻常的情绪。
办公室隔音极好,将外界的喧嚣完全隔绝,只剩下他自己的呼吸声,以及电脑风扇低沉的嗡鸣。
这份档案干净得近乎单调。
A大本硕连读,成绩优异,但不是顶尖。
几项不痛不痒的校级设计奖项。
实习经历简单。
照片上的女孩梳着简单的马尾,对着镜头露出一个略显拘谨的微笑,五官清秀,却没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
和他记忆中那个模糊的、总是低着头的影子,完全吻合。
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毕业生。
他的目光落在她提交的设计作品上。
那是一系列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方案,色调温和,线条流畅,注重实用性与人文关怀,细节处能看出扎实的功底和一些灵巧的心思。
但,也仅此而己。
在陆景珩见过的大量天才横溢、风格尖锐的作品中,这些方案显得过于……稳妥。
甚至有些保守。
像她的人一样,缺乏攻击性,也缺乏让人过目不忘的闪光点。
他关掉了作品集文件夹。
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看不见的角落,沉默地爱了他十年?
一股荒谬感再次涌上心头。
他无法将屏幕上这个简历平淡、作品温和的女孩,与那封措辞决绝、甚至带着一丝冷酷的《暗恋终止协议》联系起来。
那封信里展现出的清醒、果断,与档案里呈现出的温顺、平凡,割裂得像是两个人。
“叩叩——”周薇敲门进来,将一杯刚煮好的黑咖啡放在他手边。
“陆总,设计部赵经理询问,关于新季度品牌焕新的方向,您是否还有补充意见?”
陆景珩端起咖啡,抿了一口。
滚烫的液体带着浓郁的苦涩,让他混乱的思绪稍微清晰了一些。
“没有。
按计划推进。”
他顿了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用一种尽可能随意的口吻补充道,“告诉赵明,焕新方案的初选,可以让组里的人都参与一下,包括实习生。
多听听不同层面的想法。”
周薇眼中再次闪过一丝讶异。
品牌焕新是集团年度重点战略之一,往常的初选至少也是资深设计师级别参与,陆总从未对实习生层面投注过任何关注。
“好的,我会传达。”
她专业地应下,没有多问一句。
但退出办公室时,她心里的疑团更大了。
这己经是今天上午,总裁第二次提及与“实习生”相关的事了。
而且,似乎都隐隐指向同一个人。
命令很快下达到了设计部。
赵明站在办公区前方,拍了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
“各位,安静一下。”
他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被委以重任的严肃,“集团新季度品牌焕新项目正式启动。
陆总亲自指示,初选阶段,鼓励全员参与,激发灵感!
包括各位实习生。”
这话一出,办公区里响起一阵小小的骚动。
老员工们面面相觑,觉得这指示有点不符合陆总一贯强调效率和层级的风格。
而几个实习生,包括李晓在内,则瞬间眼睛亮了——这可是在高层面前露脸的绝佳机会!
只有林星辰,握着笔的手指微微一顿。
全员参与?
包括实习生?
这不太像陆景珩的行事风格。
他一向追求效率至上,认为专业的事就该交给专业的人,怎么会突然关注起实习生层面的想法?
一丝微弱的不安掠过心头,但很快被她压了下去。
不要自作多情。
她在心里告诫自己。
这一定只是个巧合,是集团想要营造更开放的创新氛围而己。
与她,与那封信,绝无关系。
她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重新拉回到眼前的项目说明上。
既然决定重新开始,这就是一个机会。
一个纯粹靠自己的能力,去争取、去证明的机会。
与陆景珩无关,与暗恋无关。
“这次初选不限形式,一周后提交概念方案。”
赵明提高了音量,“集团很重视,都好好准备!
散会!”
人群散去,各自回到工位,议论声此起彼伏。
李晓凑到林星辰旁边,语气带着兴奋和试探:“星辰,听到没?
我们的机会来了!
你说陆总怎么会突然想到让我们实习生参与啊?
会不会是……上次项目危机,让他注意到了我们部门的人才储备?”
林星辰专注地看着屏幕上的品牌资料,头也没抬,语气平淡:“不知道。
做好自己的方案就好。”
她的反应让李晓有些无趣,撇了撇嘴,扭着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林星辰屏蔽了周围的嘈杂,指尖在键盘上敲下一行标题:《“连接”——城市生活美学新触点》。
她不想去猜测陆景珩的意图。
那太累,也太可悲。
她只想抓住这根抛下来的绳子,无论抛绳的人是谁,目的为何。
她要靠自己,从井底爬上去。
接下来的几天,林星辰将自己完全沉浸在了创作里。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时刻留意着总裁电梯的动静,计算着可能“偶遇”的概率。
她不再在每次部门会议时,偷偷期待他能多看自己一眼。
她的世界里,仿佛真的将那个名叫陆景珩的恒星移走了。
轨道空了出来,虽然还有些不习惯的空旷,但却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专注。
她查阅了大量的品牌资料,分析历年 campaigns,甚至利用下班时间,去目标消费者聚集的商圈、咖啡馆、美术馆实地观察,记录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偏好。
她的工位上,草图越堆越高,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注释。
偶尔,在茶水间或者走廊上,她会遇到被簇拥着的陆景珩。
她不再像过去那样心跳加速、手足无措,也不会刻意低头回避。
她只是像其他普通员工一样,停下脚步,微微侧身让路,目光平静地看着地面,等他和他身后的团队经过。
有一次,他的目光似乎在她身上停留了半秒。
也许只是她的错觉。
她没有任何反应,等他走远,便继续自己原来的路。
仿佛他只是一个需要礼貌避让的、位高权重的上司,仅此而己。
这种变化,细微却坚定。
连她自己都惊讶于自己的冷静。
原来放下,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艰难的事情。
当你真正决定转身,曾经视若生命的光,也会渐渐褪色,成为背景板的一部分。
而她不知道的是,她这份过于迅速、过于彻底的“平静”,在某些时刻,恰好落入了另一双深邃而审视的眼眸里。
陆景珩站在顶楼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车水马龙。
他的脑海中,却不合时宜地浮现出刚才在走廊上,那个叫林星辰的实习生看着他的眼神——平静,疏离,甚至带着一丝……空无。
那不是伪装。
一个爱了他十年的人,在递出那样一封信后,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天内,就变得如此平静?
平静得仿佛他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陌生人。
这不合理。
除非……那封信里所说的“终止”,是认真的。
彻彻底底的认真。
这个认知,让他心里那股莫名的烦躁感,再次隐隐升起。
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柔软处,不疼,却无法忽视。
他回到办公桌前,鬼使神差地,再次点开了内部通讯录,找到了设计部实习生——林星辰的页面。
头像依旧是那张略显青涩的证件照。
他盯着看了几秒,然后移动鼠标,关闭了页面。
一周时间转瞬即逝。
品牌焕新概念方案提交截止日的下午,设计部气氛有些紧张。
林星辰仔细检查了最后一遍方案文档,点击了提交按钮。
屏幕上弹出“提交成功”的提示。
她靠在椅背上,轻轻呼出一口气。
无论结果如何,她尽力了。
这个专注于创作、心无旁骛的过程本身,就让她感到一种久违的充实。
“星辰,你提交了?”
李晓探过头,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笑容,“我这次可是憋了个大招,保证让上面眼前一亮!”
林星辰笑了笑,没说什么。
她收拾好东西,准备准时下班。
今晚和沈言欢约好了去吃新开的泰国菜,她不想迟到。
她拿起包,走向电梯间,心情是几天来难得的轻松。
而与此同时,顶楼的总裁办公室里,周薇将初步筛选出的十份优秀概念方案,呈送到了陆景珩的桌上。
“陆总,这是设计部初步遴选出的方案,请您过目。”
陆景珩淡淡地“嗯”了一声,目光扫过最上面一份方案封面上,李晓那个醒目的、设计感极强的标题。
他随手翻看了几页,未做评价。
首到他的目光,落在其中一份方案的标题上——《“连接”——城市生活美学新触点》。
提案人:林星辰。
他的手指,在那个名字上,微微停顿了一下。